黄帝时,令伶伦作乐律,伶伦取懈谷之竹,厚薄均匀的做成竹管。被人们一直的嘲笑、还吓坏过黄帝马儿。最后在黄帝的鼓励下,通过努力的专研,从开始吹的音调不成音律,到能吹出和谐的音调来,成功研制出了中国最原始的笛子,成为据以制乐的始祖。
第一章 初识笛子
1.笛子简介及构造
笛子又名竹笛,属横吹的开管乐器。我国笛子的历史源远流长,从新石器时代的骨笛,已经历 7000 多年的岁月。一代代智慧的劳动人民,通过长期的制笛和演奏实践,结合民族音乐语言风格,对笛子的结构和演奏技巧,作了不断的探索和改进,从而使笛子在民族音乐的殿堂中占据了重要地位。如今笛子这一古老的民族乐器如鱼得水,显得格外活跃。它不但领衔了大型民族管弦乐曲,在协奏曲、交响曲中也出现了它的倩影。
笛子音色优美、嘹亮,具有丰富的表现力。既能演奏抒情优美的江南丝竹乐曲,又能演奏粗犷豪放、热情洋溢的北派乐曲,也能演奏不同风格的外国乐曲。加之笛子制作简易,容易学习,携带方便等特点,所以很容易被爱好者接受并广泛地流传。我国笛子一般贴有笛膜这一特点,而使其音色清脆优雅,委婉动听。大部分笛子是竹制的,但也有石笛、玉笛及红木做的笛子,古时还有骨笛。不过,制作笛子的最好材料仍是竹子,因为竹笛的音色最好。
笛子稍粗一头为笛头,可刻字使笛子更美观,有些笛头是另一段竹材接上去的,为正常现象。稍细一头为笛尾。